媒体报道
《企业视察报》:从企业角度看MBA教育
来源:《企业视察报》 作者:宋志平 宣布时间:2014-04-28编者按:4月19日,中国建筑质料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作为企业代表、全国工商治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在清华大学经济治理学院建院30周年系列运动——治理学院院长论坛上,作了题为“从企业角度看MBA教育”的主题谈话,《企业视察报》特将其编辑整理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陪同革新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生长,我国的治理教育事业实现了质的奔腾。借鉴兴旺国家工商治理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生长和企业革新的实际,治理学院在培养和建设掌握市场经济、善于经营治理、具有职业精神的治理人员和企业家步队上,责任重大而又结果卓著,为中国企业的革新与生长做出了重要孝敬!
ng28南宫集团,以及我刚刚卸任的国药集团,近年来不但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生长,双双进入世界500强,并且为我国企业革新创立积累了许多新鲜而富厚的经验,引领建材和国药两个行业古板运行方法爆发巨大改变。两个集团成为“充分竞争领域快速生长的企业规范”。这些结果的取得,离不开各个治理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名贵的人才包管和智力支持!国资委刚刚任命的ng28南宫集团总经理曹江林就是清华经管学院的MBA。
然而,目今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情况爆发了深刻厘革。从全球来看,国际贸易形势爆发了深刻的变革,西方贸易掩护主义抬头,我国企颐魅正面临工业链高端向兴旺国家回流,工业链中低端向本钱更低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从海内来看,我国正处于结构调解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和深化革新攻坚期,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驱动增长的古板生长方法已难以为继;从企业自身来看,三中全会以后,企业进入再革新的进程并步入到社会化生长阶段,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市场化革新,打造阳光企业、担负社会责任、提高运营透明度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定选择。这些都给我国企业的生长带来巨大压力、提出全新课题,我国企业已然站在新的革新关口上。
以调解转型、革新立异为主题的经济生长“第二季”,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缘,保存推翻性立异的可能。中国企业最需要的是在治理思想、运行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开拓进取、锐意厘革,适应新的时代。同时,也越发需要治理学院为企业的生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包管。因而企业对治理学院有了新的期望:
人才培养要“知行合一”
治理学巨匠德鲁克说,治理是一种实践,其实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希望治理学院能为企业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治理者。治理学院的课程案例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不是纯理论化的工具,而是从企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能够指导实践的“教案”。
这就要求治理学院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更多地了解企业一线的实际,了解企业运作的实践,包括在企业兼职,做独董或照料等等,这样才华接企业治理的“地气”,有的放矢,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就像医学院的教授一样,必须要有富厚的临床经验,不然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
“知行合一”不但意味着教学合一,更意味着学以致用。治理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只有在治理岗位上,从事治理事情,才华***化地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治理学院从学员的选拔、招收开始,就要重视实践性、拭魅战型的特点,而不是选取纸上谈兵的“应试型”学员。
希望治理学院能够多倾听企业的声音,多给企业一些谈话权,多招收企业推荐的具有一线治理经验的人才。治理学院可以接纳宽进严出的方法,使企业中更多有才华、有激情、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治理人员,有时机走进最高学府的殿堂,接受系统化治理知识的洗礼。他们将把治理事情中的疑惑和问题带到课堂,也会把老师讲授的先进的治理思想融会到实践当中,这就能实现教学互长、相得益彰。这些干部经过培训再回到治理岗位上,将引发出更大的创立力,成为企业生长的要害性力量。
理论立异要“中西合璧”
中西治理思想的差别泉源于各自差别的历史情况和文化配景,各有所长。西方治理更重视定量剖析,强调理性化、操作化和规范化的治理,如运用统计知识、模型剖析等解决庞大治理问题以提高组织效率。而中国的古老文明则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解体性全局性的运筹帷幄,以及人文伦理价值,在战略、管控、文化等方面有着独到的、深刻的研究。
革新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基本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治理理论和治理案例为主。然而,中国的古板文化中,也蕴藏着许多闪光的治理思想。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就是用东方思想、儒家文化、梵学教义做成了两家世界500强。已往我们一直认为,大企业的爆发是基于西方的治理理念,但稻盛和夫的企业实践给了我很大启示:东方文化与现代企业并不相悖,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主张,治理理论立异不可非此即彼,东方的定性科学要向西方治理理论多借鉴,西方的理性剖析也要融合东方的文化精髓。
在对中国文化重新审视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明一个现象,就是本土企业模范的快速崛起。已往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能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企业治理者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中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重要领军者。
治理理论水平的崎岖应与一国的经济生长水平相适应。二战后,欧美国家科技飞速生长,生产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治理理论空前昌盛,泛起了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一大批治理和战略巨匠。当今中国,经济“第二季”和大企业时代双双到来,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蓬勃生长,以ng28南宫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在探求整合优化和转型升级之路。商学院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时代机缘,充分挖掘本土企业模范,更多地整理总结身边的优秀治理经验,在理论研究、课程设计等方面不绝推陈出新。
治理理论的“中西合璧”应做到“两个融合”:一是重视对中国古板文化的研究,实现中西方优秀治理思想的融合;二是重视对中国企业案例的研究,实现优秀治理理论与本土企业实践的融合,进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立异的治理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
作为企业来说,我们愿意创立时机,主动走进治理学院,推动双方相助,配合总结乐成经验。同时,也接待治理学院的老师同学多到企业调研,把企业当成治理学的大课堂,增进相互了解,配合增进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生长。
问题研究要“聚焦当下”
治理学院要针对企业目今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已往企业的治理问题较多地集中在生产经营、基础治理层面,强调的是如何提高效率和质量。但今天,信息化手段的普及让治理越发便捷有效,效率和质量已不完全是企业的主要矛盾。以水泥线为例,已往一条生产线需要看火工、看窑工等许多工种,现在生产线上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一台盘算机就能监控生产的全历程。信息技术的快速生长让企业许多原有的困难不再是问题。
今天的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整合优化和转型升级。目今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害阶段,生长与资源、情况、大大都工业产能过剩、市场健康化的矛盾突出。以产能过剩为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要依靠市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可是靠市场不应是简单的优胜劣汰、恶性竞争,而是通过大企颐魅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让过剩产能退而有序,同时优化工业和企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钢铁和水泥同属过剩工业,但2013年在钢铁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水泥行业包管了一定的利润。就是因为有ng28南宫这样的企业发动了行业大规模联合重组,市场集中度和话语权获得提升,有效停止了恶性竞争。我想请学院的老师们,针对目前的产能过剩和市场乱局,把治理的目光从治理工厂转移到治理市场中来,从市场竞争理论提高到市场竞合理论上来,资助企业建设竞争有序、价格稳定、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市场。
第二,以混淆所有制为焦点的企业革新。中国国有企业需要政企离开,民营企业需要规范化治理,混淆所有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现在,如何规范生长混淆所有制,如何界定混淆所有制企业,如何落实混淆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化独立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混淆所有制是企业革新的要害,做得好可以一通百通,能够解决许多面临的问题:一是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接轨的问题,混淆所有制用市场机制扩大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幅度,实现了保值增值,维护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包括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并不是国有经济的全部,有一定命量的国有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该管的要代表国家管好,国有经济该投的可以投给混淆所制企业去増值和分享收益。二是解决了国有企业深化革新的问题。社会资本的引入可以增进产权多元化革新,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制度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政企离开,实现所有者到位,并可以推进经营团队和主干持股、员工持股,加速职业经理人步队建设。三是解决了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部分特定业务的途径问题,使市场越发公正果真,同时也增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规范化治理和运作的问题。四是解决了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恒久纷争,国有和民营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实现国民共进和国民共赢的融合体系,增进了经济生长的协力和正能量。多年来,我积极提倡“央企市营”的机制和“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公式,在混淆所有制方面的乐成探索成为ng28南宫和国药集团快速生长的推动力。
第三,外洋投资和工业走出去。已往,中国依靠原质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创立了很大的进出口额,也积累了许多外汇。但在目前全球经济艰难苏醒的大配景下,我们的问题是:世界工业链正爆发重大变迁,随着中国劳动密集型工业比较优势的消失,中国“世界工厂”的角色渐行渐远。同时,国际贸易掩护主义盛行,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度增加,我国的低本钱优势也不复保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到外洋建厂,收购兴旺国家的高端工业,向生长中国家转移海内过剩产能。我们要适应其他国家的要求,在“走出去”历程中增强交流与融合,为外地经济生长做孝敬。我们要从“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变为“世界是中国的工厂”。
适才说的三点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历程中,企业不可回避的挑战,有些也并非中国企业所独吞。例如,西方兴旺国家也一经历过转型升级之痛。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战后的飞速生长带来了突出的情况问题,空气污染、化学废物污染等现象普遍保存。但随着相关执规律则不绝完善,民众环保意识不绝增强,美国的自然情况厥后获得极大改善,高度兴旺的经济和优美的自然情况和谐共存。
解决问题、总结案例,掌握全球商业脉络、爆发前沿理论思想,专注人才培养、效劳企业实践,应是治理学院的配合特性和价值所在。企业的生长是权衡治理学院乐成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希望治理学院能与企业一道开拓立异,着力破解难题,为中国企业快速健康生长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华培育出更多世界一流的中国企业,在实现“中国梦”的门路上不绝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