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28南宫要闻
宋志平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谈国企革新和企业家精神
来源:CNBM 宣布时间:2017-12-2012月17日,第十九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 新思想——致敬革新开放40年,庆祝北大建校12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陈元,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中国经济体制革新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ng28南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治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泰康包管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首创人、董事长兼CEO俞敏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陶然,58集团CEO姚劲波出席论坛并谈话。
以下为演讲全文:
国企只有革新才华生存并生长壮大
尊敬的刘俏院长,列位领导、光华的列位同仁和列位同学:
各人好!首先我祝贺第十九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召开,适才听了列位领导、嘉宾的演讲很是受启发。主持人想让我以个人的亲身经历讲讲关于国企革新和我的一些体会。
亲历国企革新30多年
我是1979年大学结业就进入了国企,也就是今天各人都知道的一家上市公司北新建材,我大学是学高分子化学的,去了做技术员。其时我们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其时的问题是产品要靠自己销售,因为已往的计划经济资金是国家安排的,我们的生产计划、供应和销售也是国家安排的。市场经济之前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个是市场供应靠自己采购,一个是产品销售靠自己销售;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我们其时叫“断奶”,所以其时的国有企业是很是之困难的。
革新开放之后,外资都进来了,其时的乡镇企业生长也很快,所以许多国有企业活动艰难,很是困难。最要害的是产品得卖得出去,我做了四年技术员之后,在80年代就毅然决然做了销售员,去卖产品,为什么?因为生产的产品堆满了车间,卖不出去,各人也没有事干。所以其时就带着各人去做市场,厥后做了七年的销售副厂长。那时候我们有一句话叫,“市场不相信眼泪,不找市长找市场”,所以在80年代许多国有企业能过得来的一定是产品占领了市场,市场事情做得不错才华够活下来。90年代我去做了厂长,北新建材的一把手,面临着企业机制不活、职工情绪低沉,虽然说做销售厂长产品卖得不错,可是生产不出来,并且企业在银行账上没有资金,工人收入低、没屋子,各人意见一大堆。
怎么来振兴这个企业呢?我那时想,首先要让各人热情起来,所以我提出要点燃职工心中的火,人为年年涨、屋子年年盖,所以工人的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企业获得了新生。可是各人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每年有一个财务大检查,那是一关。许多国有企业都很是难过那一道关,一方面我们的职工需要激励,一方面我们的古板制度又很是死板。这就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怎么来改变这些,所以其时就提出了制度立异。在1994年我们搞了百户试点,我领导的北新建材进入全国百户试点企业。百户试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就是四句话,今天十九大报告中还在用,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离开、治理科学,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时候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对北新建材的试点提出要求,试点应该是革新的尖刀班,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脱胎换骨很痛苦,可是革新必须要经历这一关。
说脱胎换骨可能各人都知道,从1998年到2000年的国企革新的三年脱困,三年脱困中有上千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今天追念起来心里还很不是滋味,革新中我们员工支付了极重的价钱。北新建材选择在1997年上市,那时候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所谓人就是指富余员工。北新建材通过上市获得资金进行生长,同时安顿好了职工,是走了这样一条门路。所以在三年脱困历程中,北新建材没有职工下岗。我经常想,今天生存的国有企业,他们大多是那场革新的幸存者。
现在有时候一讲到国企,有些人就说是不是有许多特殊的优待,实际上我们革新攻击的就是国企,国企只有适应革新才华生存,其时我们那么多国企倒下了,就是因为没有适应革新。
2002年,我调到央企ng28南宫,那时候ng28南宫只有20多亿元的收入,其时也是债主临门,很是困难,虽冉行央企,可是规模较小。其时的国资委领导在大会上讲,如果哪个央企不进入行业前三名就销号�?墒莕g28南宫既没有资金,又困难,规模又小,所以我常讲我们是“草根央企”,怎么生长呢?又想起来只有革新,进行“央企市营”,即央企进行市场化经营。方法是走混淆所有制门路,资金从资本市场、从民营资原来,和民营企业进行混淆,各人结合起来配合生长,推动整个建筑质料,尤其是水泥行业的重组,使得ng28南宫获得了迅速生长,成为世界500强企业。2009年,国资委又让我把国药集团董事长也兼起来,我在2009-2014年同时担当ng28南宫和中国医药集团的董事长,又把做ng28南宫混淆所有制经验放到国药去做,国药也从规模不大的公司生长成世界500强。
这段历史说明,两家企业都是通过革新生长壮大起来的,也是通过革新成绩了两个世界500强。
关于国企革新有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今天的国企,并不是靠一些人总讲的垄断。央企100多家企业里,只有十家左右企业有自然垄断身分,绝大大都都在充分竞争领域里,所以能生长壮大,并不是靠一些人所想象的垄断,也不是靠一些人讲的坚守已往的那些古板的治理要领,有的人说既然国企搞得好,证明我们已往的工具不错,这是差池的。适才高部长讲的,其实我们的生存、生长完全得益于革新。耶鲁大学资深教授史帝芬·罗奇教授有一次问“宋先生,中国国企今天的活力是不是来源于你们政府二十年前决定上市的那件事情?”我说“是的,你的问题就是谜底”。其实中国的国企和一些人理解的国企纷歧样,此国企非彼国企,都是经过市场化革新了的国企。现在央企总资产中76%的资产是在上市公司里面,纯而又纯的国企已经很少、险些不保存了。所以我们的国企实际上是新国企,这和西方人所认识的国企是纷歧样的。因为西方国家是如果国企好就搞国有化运动,如果私企好就搞私企化运动,中国是走了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配合生长的门路。
第二点体会,谁先革新谁能够活下来,谁能改得彻底谁能够乐成,这也是很是重要的一个看法。这些年来许多国企没有生存下来往往是因为拒绝革新,或者是因为革新缓慢了一步。
第三点体会,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在已往的国企革新中我们有不少乐成者,可是也有许多人失败、倒下了,可是我们在向革新致敬的时候不应该忘记他们。中国经济能够生长到今天,是由于企业的生长。中国国企的生长发动了今天经济的昌盛。在国企革新中,我们有许多优秀的革新家,以前的步鑫生、马胜利等,今天可能许多人把他们忘了,他们就相当于今天的马云等人,其时也很红,各人这么艰难走过来是禁止易的,为今天的革新涤讪了基础。
我们在讨论革新的时候就想到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十九大讲到�;ず鸵⑵笠导揖�,现在企业革新历程中,尤其要�;ず鸵⑵笠导揖�。企业家精神有坚守、立异和家国情怀。能不可坚守,我是从1979年到现在一直在国企;立异就是要立异制度,就是要改变;家国情怀,爱党爱国,这是我们的主旋律。我觉得这些精神应该是我们国企革新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有“1+N”国企革新的四梁八柱都建立起来,可是我们需要引发企业家们的革新热情,让他们有首创精神,就是把顶层设计和首创精神结合起来,真真正正推动革新的是企业、企业家和我们宽大的干部员工,他们充满热情,应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问答环节
主持人:谢谢宋总跟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和感受。现场以及平台上有许多年轻的学子,您在整个企业生长历程当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的时刻、艰难的时刻,怎么走过来的,那样一个克服困难的历程对现在的学子***的启发应该是什么?
宋志平:我其实遇到了许多许多艰难时刻,如果说最困难的,我就想起1993年年初刚上任当厂长,因为工厂其时揭不开锅,几千名员工嗷嗷待哺,怎么办?春节六天基本上在家没有说话,各人有没有想过节日里6天不说话是什么感受,所以很是之艰难。各人都觉得是当官、当厂长,其实其时当厂长是一个苦差事。其时就做了适才说的,先从职工那儿给企业去募集点资金,我自己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让职工们集资了400万去启动这个工厂,后面才有上市和生长。所以我经常想,其实最困难的时候照旧职工、各人资助了这个企业。这就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最困难的时候照旧靠职工、靠各人。环节